一起答

2018年特种作业叉车理论操作在线考试题库精练(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行为无关。

    • 正确
    • 错误
  2. 车辆起步时,应完全踏下离合器,先松开驻车制动器,后挂挡。

    • 正确
    • 错误
  3. 判断错误所引起的车辆事故,大都是因为驾驶员自己主观危险感与实际危险有差距。

    • 正确
    • 错误
  4. 两车相会时,应空车让重车,室内车让室外车,支线车让干线车。

    • 正确
    • 错误
  5. 驾驶员饮酒肇事,一般在酒后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最容易发生事故。

    • 正确
    • 错误
  6. 车辆行驶中,驾驶员的视觉判断与车辆性能有关。

    • 正确
    • 错误
  7. 车辆在运动过程中,驾驶员处于运动状态,视野就会相对变宽。

    • 正确
    • 错误
  8. 驾驶员从交通环境中得到的情报信息60 %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 正确
    • 错误
  9. 驾驶员要坚持“三检”,即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的检查。

    • 正确
    • 错误
  10.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值,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

    • 正确
    • 错误
  11. 叉车纵向稳定性差时,极易造成转向失控。

    • 正确
    • 错误
  12. 叉车纵向稳定性是指叉车抵抗侧翻和侧滑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13. 叉车性能参数有:额定起重量、实际起重量、载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速度、门架倾角、最大运行速度、最小转弯半径、自重、桥负荷等

    • 正确
    • 错误
  14. 搬运车、牵引车与叉车在结构上除没有升降机构,不能对货物进行举升堆垛外,在动力装置、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

    • 正确
    • 错误
  15. 转向横、直拉杆断裂后,允许拼焊。

    • 正确
    • 错误
  16. 四冲程发动机就是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各两次,进、排气门各开闭一次,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产生一次动力

    • 正确
    • 错误
  17. 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及制动操作机构

    • 正确
    • 错误
  18. 动力转向由转向控制阀、转向动力缸、动力转向泵、油缸、油管。

    • 正确
    • 错误
  19. 内燃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应在活塞的上、下止点,以保证进气充分、排气干净

    • 正确
    • 错误
  20. 内燃机以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单程的次数分为二行程或四行程发动机

    • 正确
    • 错误
  21. 柴油机进气行程时,进入气缸的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

    • 正确
    • 错误
  22. 柴油机因经济性比较好而较多的使用在大吨位叉车、工程机械、运输车辆

    • 正确
    • 错误
  23. 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使用不同的燃料,但点火方式一样

    • 正确
    • 错误
  24. 一般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通称为工作装置

    • 正确
    • 错误
  25. 柴油机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与在气缸内经过压缩后的空气均匀混合,使之在高温下自燃。这种发动机称为压燃式发动机

    • 正确
    • 错误
  26. 叉车特点是货叉位于前部,后部装有平衡重块,以使叉车保持平衡。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货叉可沿门架升降,也可随门架作前后倾斜。前倾为便于取货物,后倾为防止货物滑落。

    • 正确
    • 错误
  27. 工作装置的作用是用来叉取、升降、堆码货物或推拉货物

    • 正确
    • 错误
  28. 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装置,能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蓄电池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保存,而当车辆工作时,蓄电池放电,再把化学能转为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等。

    • 正确
    • 错误
  29. 操作装置:包括转向机构和制动系统两部分。基本作用是改变叉车的行驶方向,降低运行速度或迅速停车,以保证装卸作业的安全需要

    • 正确
    • 错误
  30. 内燃叉车可在室内作业,电瓶叉车则适合在室外作业

    • 正确
    • 错误
  31. 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多,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概括起来有( )。

    • A.制度
    • B.环境
    • C.车辆
    • D.驾驶员
  32. 某工厂叉车发生货叉脱离轨道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万元。事发时,叉车操作工用叉车把石棉瓦升到房屋顶上(3.2m高),在送升第2车时,职工杨某随货上升,至石棉瓦最高部分与房屋顶面相平齐时,发生叉车提升架连货连叉架一起向前倾覆脱出,连垂直内轨与起升油缸一起脱出,造成杨某死亡。该叉车型号CPC3,最大起重量3000kg,外形尺寸3725mmxl25mmx2200mm,载荷中心距500mm,最大起升高度3m,1988年制造,未经检验和注册登记。事故原因分析( )。

    • A.搬运工杨某违章乘车
    • B.驾驶员违章作业,违章超高起升作业,最高起升高度为3m,而货物却提升到3.2m,加上违章载人造成失稳向前倾覆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 C.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如叉车门架无防止货叉架升到最高位置时脱出的限位装置
    • D.安全管理混乱,设备未经检验和注册登记、无设备定期报检制度、没用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维保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33. 某公司三轧车间乙班叉车操作工在将两捆线材(重4.9 t)运到车间外堆放过程中,出车间门左转弯上厂区大道时,2名骑自行车巡逻的警卫被叉车撞压,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该叉车额定起重量8000kg,自重11310kg,起升高度4000mm。该车灯光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符合要求。未经检验和注册登记。事故原因分析( )。

    • A.直接原因是驾驶员夜间驾车作业思想麻痹,对厂区道路的交通状态疏于观察,盲目行驶所致;
    • B.警卫人员夜间骑自行车巡逻,途经作业区域未能靠厂区道路右边行驶也是一个原因;
    • C.由于车间光线较强,堆放货场光线不是很亮,叉车驶出车间,光线反差对驾驶员视力也造成一定影响;
    • D.使用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要求履行设备报检、注册登已等相关职责,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
  34. 发生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的直接因素包括哪几方面( )。

    • A.知觉
    • B.决策
    • C.经验
    • D.反应
  35. 火灾报警时要说明( )。

    • A.起火的地点、路名、靠近的交叉路口
    • B.单位名称与电话号码
    • C.着火物品
    • D.是否有人员受伤
  36. 发生事故的间接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

    • A.心理
    • B.生理
    • C.发现
    • D.经验
  37. 发生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做的工作有( )。

    • A.迅速停车,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
    • B.马上撤离现场,保持道路畅通
    • C.及时将事故情况向厂安全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 D.听候组织处理
  38. 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建立和健全( )。

    • A.安全操作制度
    • B.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 C.车辆的报检制度
    • D.人员培训制度
  39. 超载将会造成( )。

    • A.车辆损坏
    • B.货物损坏
    • C.人员伤害
    • D.降底车辆使用寿命
  40. 场(厂)内运输事故的原因有( )。

    • A.违反操作规程
    • B.运输设备和工具的缺陷
    • C.厂区内行人太多
    • D.作业条件差
  41. 机油变为乳黄色泡沫是由于( )。

    • A.进入柴油
    • B.进入水
    • C.进入空气
  42. 制动效果的良好与否,主要取决于( )。

    • A.路面制动力的大小
    • B.驾驶员的操作技能
    • C.车辆的行驶速度
  43. 车辆的重心越高,离心力产生的横向倾翻力矩( )

    • A.越小
    • B.越大
    • C.无关
  44. 超载会导致( ),造成倾翻事故。

    • A.车速减慢
    • B.车辆横向打滑
    • C.离心力增大
    • D.稳定性破坏
  45. 人的不同性格和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都会给( )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 A.装卸作业
    • B.安全行车
    • C.车辆稳定性
  46. 人的动作的正确与否,与人的心理状态( )。

    • A.有着密切的关系
    • B.无关系
    • C.有一定的关系
  47. 叉车起步时,左脚掌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应( )

    • A.平稳缓慢
    • B.快速结合
    • C.随意
  48. 货物起升高度越高( )

    • A.稳定性越好
    • B.稳定性越差
    • C.稳定性不受影响
  49. 在人、事、物等诸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人
    • B.事
    • C.物
  50. 车辆上下坡时,驾驶员主要考虑( )。

    • A.纵向稳定性
    • B.横向稳定性
    • C.横向和纵向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