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1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自考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结合实际谈谈在幼儿园中如何开展对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体化教育。

  2. 举例说明如何从学习内容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3. 举例说明游戏治疗中治疗阶段的主要工作。

  4. 语言矫治工作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5. 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如何利用行为管理治疗方法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治。

  6. 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

  7. 简述鉴别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方法。

  8.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社会意义。

  9. 多动症幼儿的主要行为特征不包括

    • A.注意力集中困难
    • B.行为冲动
    • C.精力过剩
    • D.仪式性行为
  10. 根据不同智力落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订个别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一原则是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的

    • A.量力性原则
    • B.个别化原则
    • C.整合性原则
    • D.反复性原则
  11. 制定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既要照顾正常儿童的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体现的是

    • A.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原则
    • B.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 C.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性原则
    • D.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个别化原则
  12. 研究者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整合教育的趋势所提出的整合课程观念不包括

    • A.家庭的整合
    • B.知识的整合
    • C.经验的整合
    • D.社会的整合
  13. 实施学前特殊儿童的一体化教育,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主要依据

    • A.家长的要求
    • B.教育目标及儿童发展水平
    • C.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
    • D.一体化教育的组织形式
  14. 以下物体不适合做代币使用的是

    • A.小红花
    • B.记号
    • C.彩色塑料片
    • D.糖果
  15. 规定幼儿在一活动中不大声说话,就可以奖励小红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间歇强化
    • B.区别强化
    • C.消退
    • D.隔离
  16. 为了纠正一个偏食儿童只喜欢吃肉不吃蔬菜的习惯,父母决定只要儿童吃一口蔬菜,就立即给予表扬,并夹给他一块肉。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惩罚
    • D.间接强化
  17. 语言障碍儿童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因此进行语言矫治需坚持

    • A.个别化指导原则
    • B.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 C.可行性原则
    • D.系统性原则
  18. 以感官代偿作用为其理论基础的语言矫治方法是

    • A.儿歌故事法
    • B.全面交流法
    • C.多重刺激法
    • D.自然情境法
  19. 以下关于游戏治疗时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游戏治疗要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表
    • B.一般每周一到两次,每次时间一到一个半小时
    • C.游戏治疗时间随意,可以随意更改或取消
    • D.游戏治疗中不能因时间不够而使儿童产生焦虑
  20. 在游戏治疗中,治疗者与儿童的主要沟通媒介是

    • A.言语
    • B.游戏
    • C.表情
    • D.姿态
  21.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可以用于测查

    • A.超常儿童的智力
    • B.超常儿童的特殊才能
    • C.超常儿童的领导才能
    • D.超常儿童的个性特征
  22. 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的教育,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 A.“冷处理”的方法
    • B.体罚
    • C.系统脱敏法
    • D.行为疗法
  23. 以下有关超常儿童典型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智力早熟
    • B.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 C.掌握欲极强
    • D.创造力极强
  24. 儿童情绪行为障碍评价的标准不包括

    • A.不良行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 B.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 C.是否有异常行为的症状
    • D.行为是否后天习得
  25. 孤独症儿童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与能力,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表现出极度退缩的行为。以上说明孤独症儿童具有

    • A.注意力障碍
    • B.社交障碍
    • C.沟通障碍
    • D.刻板行为
  26. 在语言发展异常的四种类型中,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哪一类?

    • A.语言缺乏
    •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 C.语言发展迟缓
    • D.语言发展中断
  27. 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异常的现象被称作

    • A.构音异常
    • B.发声异常
    • C.流畅度异常
    • D.语言发展异常
  28. 关于儿童语言流畅度异常的成因有不同观点,其中环境压力理论认为它源于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 B.学习的原因
    • C.心理压抑的需求或是环境要求过高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 D.神经心理或生理缺陷
  29. 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主要根据三项指标,其中不包括

    • A.年龄指标
    • B.智力指标
    • C.学习成绩指标
    • D.社会适应行为指标
  30. 以下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感知觉速度缓慢,恒常性差
    • B.注意范围宽泛,容易分心
    • C.记忆速度快,保持时间短
    • D.思维跳跃,以抽象思维为主
  31. 以下关于听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听觉障碍主要分为聋和听力损伤两类
    • B.听觉障碍儿童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
    • C.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迟滞
    • D.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干预力求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
  32. 癫痫症是由于脑伤造成的,主要表现为

    • A.痉挛和抽搐的发作
    • B.语言障碍
    • C.智力低下
    • D.听觉障碍
  33. 以下关于脑瘫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脑瘫是一种大脑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而致的一种神经症候
    • B.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 C.脑瘫多发生在儿童出生时
    • D.脑瘫儿童都是智力落后儿童
  34. 在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的三种形式中,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主流是指

    • A.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
    • B.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
    • C.教学的回归主流
    • D.教师的回归主流
  35.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以下哪种教育而言的?

    • A.普通教育
    • B.差异教育
    • C.补偿教育
    • D.全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