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2. 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3. 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

  4. 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5.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

  6. 流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

  7. 当他人在场时,如果个体的唤醒水平提高或动机增强,这时会产生

    • A.社会情化
    • B.群体极化
    • C.社会促进
    • D.群体思维
  8. 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A.情绪
    • B.动机
    • C.归因
    • D.态度
  9. 把引起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由弱到强地暴露给来访者,使其逐渐适应,增加耐受力,从而消除恐惧或焦虑反应。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是

    • A.厌恶疗法
    • B.系统脱敏
    • C.满灌疗法
    • D.代币疗法
  10. 按照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对智力活动进行计划和调控的成分是

    • A.元成分
    • B.操作成分
    • C.知识习得成分
    • D.内容成分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的是

    • A.明尼苏达多相测验
    • B.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
    • C.爱德华兴趣测验
    • D.主题统觉测验
  12. 个体追求成就和天赋、潜能的极度发挥的需要属于

    • A.安全需要
    • B.归属与爱的需要
    • C.尊重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3.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 B.抽象
    • C.比较
    • D.概括
  14.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描述的是

    • A.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 B.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 C.激奋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 D.学习时间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15. 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称作工作记忆的是

    • A.瞬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永久记忆
  16. 由刺激物的新颖性、运动变化等特点引起的注意属于

    • A.不随意注意
    • B.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随意前注意
  17. 心理学研究有多个目标。其中,“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一目标属于

    • A.陈述
    • B.解释
    • C.预测
    • D.控制
  18. 把明度相同的灰色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会感到比放在黑色背景上的要暗些。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 B.对比
    • C.后像
    • D.联觉
  19. 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20.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刚接班,我就听说里有四位“女将”,人称“四大金刚”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个个都是“头儿”——学生会主席、班干部,还兼做语、数、外三门主科课代表,而且她们四人“亲密无间”,组成一个小圈子,同学们对“四大金刚”意见很大。

    我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向她们提意见?”

    几位同学瞪大了眼睛说:“她们手中掌握着大权,个个凶得不得了,谁提意见就没谁的好日子过。”

    为了解事实,我对她们的表现进行细心的观察,发现“四大金刚”确实有长处:对班里工作敢管、敢抓,做事泼辣、果断、有点子;但她们也有许多缺点:圈子太小,以身作则不够,听不得不同意见,有时还营私舞弊,比如语文课代表,外语默写常常不能及时完成,全靠其他3个人在早读课上“帮”她堂而皇之地过关。我意识到,对这个小群体必须加以优化。我针对“四大金刚”果断地砍了“三斧头”。

    第一,抓住语文课代表默写作弊的事实在班级公开批评了她们;

    第二,另派一名同学协助语文课代表工作;

    第三,分别找这4位同学谈话,肯定她们的成绩,说明批评她们的原因,指出搞小圈子的危害。

    “三斧头”在班里引起了很大震动。同学们议论纷纷,“四大金刚”的心理压力当然很大。

    趁大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我对4位同学逐一进行了家访。一进家门,她们的反应几乎都很紧张,更没想到我在家访中能做这三件事:

    一是在家长面前称赞她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班级工作中做出了出色贡献;

    二是征求她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请她们谈谈怎样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怎样加强班集体建设等;

    三是对她们如何做好班级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恰当的严格要求。

    她们紧绷的脸松弛下来,阻塞的思绪像闸门一样被打开了。她们不但积极谈建议。而且对自身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

    紧接着,我在班圾组织了“关于搞好班级人际美系”的主题班会,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她们。班会上,不少同学对她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的诚恳和期待使她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她们都分别作了深刻的反省,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从此她们的心胸变得开阔了,成了我们班名副其实的核心力量。

    [问题]案例中的“我”在班级工作中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试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21. 杜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22. 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23. 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学生道德认知的深与浅的矛盾
    • B.学生道德认知的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 D.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25. 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

  26. 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平时的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 A.形成性评价
    • B.终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标准性评价
  27. 中小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主要以学习哪种经验为主?( )

    • A.直接经验
    • B.间接经验
    • C.生活经验
    • D.生产经验
  28. 班主任李老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座右铭用于反思和励志,从而使他们获得教益。这种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环境陶冶法
    • D.自我教育法
  29. 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这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

    • A.必修课程
    • B.选修课程
    • C.活动课程
    • D.学科课程
  30. 教师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以及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的。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 A.创造性和复杂性
    • B.连续性和广域性
    • C.主体性和示范性
    • D.间接性和直接性
  31. 我国首次提出“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出自( )

    •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 D.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3. 在教育史上,有一种观点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

    • A.阶级性
    • B.历史性
    • C.社会性
    • D.相对独立性
  34.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 )

    • A.家庭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自我教育
  35. 在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 )

    •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C.教学与发展理论
    • D.范例教学理论
  36.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 )

    • A.夸美纽斯
    • B.洛克
    • C.培根
    • D.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