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试题含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理?

  2. 如何理解薪酬这一概念?其主要职能有哪些?

  3. 筒述关键岗位的界定方法。

  4.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5.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6. 有效危机管理需要做到的内容有()。

    • A.转移或所见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
    • B.加强危机处置的能力
    • C.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
    • D.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
    • E.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迅速有效的减轻危机造成的危害
  7. 以下方法中()是常见德工作评价方法。

    • A.经验排序法
    • B.因素比较法
    • C.因素评分法
    • D.综合指数法
  8. 以下属于岗位评估和关键岗位界定的定量评估方法的有()。

    • A.分类法
    • B.排列法
    • C.岗位参照法
    • D.评分法
    • E.因素比较法
  9. 按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 A.劳动合同主体不合法
    • B.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
    • C.劳动合同形式不合法
    • D.采取欺诈手段订立
    • E.劳动合同由他人代签
  10. 在英国,员工正式申诉的程序包括()。

    • A.谈话
    • B.调解
    • C.第一阶段
    • D.第二阶段
    • E.第三阶段
  11.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主题包括()。

    • A.劳动服务主体
    • B.劳动服务对象
    • C.劳动行政主体
    • D.劳动行政相对人
  12. 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的条件有()。

    • A.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 B.应当有四分之三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 C.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
    • D.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
  13. 进行背景调查的渠道有()。

    • A.通过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查询核实求职者的身份信息
    • B.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核实求职者的学历信息
    • C.通过求职者以前的工作单位了解核实求职者的工作表现、离职原因
    • D.通过医疗机构进行录用前体检,了解求职者的健康状况
    • E.对于关键岗位,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完成背景调查
  14. 以下有关劳动力市场歧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歧视是无法衡量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结果
    • B.歧视概念应略去偶然性的常态随机差异
    • C.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前市场差别不同
    • D.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差别属于前市场差别
  15. 常用的资料鉴别方法有()。

    • A.访谈法
    • B.观察法
    • C.比较法
    • D.专注法
    • E.问卷法
  16. 以下()情况下必须修改或调整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

    • A.用人单位所在行业的行业标准发生了变化
    • B.用人单位董事会换届
    • C.用人单位在海外开设了新的分公司
    • D.法律增加了女职工产假的天数
  17. 用人单位在实施经济性裁员时至少要满足的情形之一的有()。

    • A.用人单位出现亏损时
    • B.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C.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 D.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 E.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18. 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有()。

    •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 C.重大劳动争议
    • D.劳动关系冲突
    • E.其他突发事件
  19. 策略的谋划和运用,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因素,对于依法合规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确保取得成功具有助推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要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要考虑职工的利益目标,更要着重关注企业行政的利益目标。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集体协商使双方共同受益
    • B.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明确若资本市场求大于供供不应求,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交易原则,可抬高工资需求,节节推进
    • C.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内部人工成本投入和其他成本投入之间的效益比不稳定,此时,职工协商代表宜采取坚守策略,坚持不降低原有工资标准,并力争有所提高
    • D.当企业协商代表要求降低工资增长幅度时,职工协商代表可要求降低劳动定额,或要求提高加班加点工资标准
  20. 台湾劳动法学者黄越钦认为,从属性包括()。

    • A.人格上从属性
    • B.社会上从属性
    • C.经济上从属性
    • D.文化上从属性
    • E.政治上从属性
  21. 劳动关系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有()。

    • A.危机控制
    • B.危机检测
    • C.危机预警
    • D.危机决策
    • E.危机处理
  22. 我国三方机制的特征()。

    • A.主体独立
    • B.权利平等
    • C.民主协商
    • D.充分合作
    • E.定期协商
  23. 商业秘密的特征有()。

    • A.经济性
    • B.秘密性
    • C.措施性
    • D.合法性
    • E.社会性
  24. 以下不属于劳动合同起草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A.内容合法
    • B.程序合法
    • C.条款完
    • D.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 E.公示
  25. 根据员工的实际贡献支付报酬,并适当拉开差距,使业绩好的员工得到鼓励,业绩差的员工,努力去改进业绩,这体现了薪酬管理的()原则。

    • A.竞争力
    • B.激励性
    • C.公正性
    • D.经济性
  26.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B.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 D.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 E.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27. 我国目前劳动争议逐渐增多,从主体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

    • A.用人单位所有制形式多元化
    • B.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 C.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
    • D.用人单位剥削压榨劳动者
  28. ()是经济性裁员最常见情形。

    • A.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B.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 C.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D.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29. 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的主体就是企业,客体是企业()。

    • A.普通劳动者
    • B.管理人员
    • C.劳动关系
    • D.工会
  30. 以下哪部法律法规未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了规定()。

    • A.《劳动法》
    • B.《劳动合同法》
    • C.《反不正当竞争法》
    • D.《刑法》
  31. 单纯的工资集体谈判每()年举行一次。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32. 岗位责任越大,直接管理的必要性就越大,应该选择()的方式。

    • A.直接用工
    • B.劳务派遣
    • C.外包
    • D.半日制工
  33. 劳动规章制度的评估不包括以下哪个层面()。

    • A.对劳动规章制度方案本身的评估
    • B.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的评估
    • C.对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
    • D.对劳动规章制度员工满意度的评估
  34. 厂务公开报告提供给单方行政主要负责人或研究人员时,报告可以()。

    • A.具体化
    • B.口语化
    • C.专业化
    • D.通俗化
  35. 以下哪项,不属于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应对措施()。

    • A.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
    • B.企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 C.突发事件预警传导
    • D.突发事件解决预案
  36.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将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定位“社会伙伴关系” ,双方的组织分别为工会雇主联合会。()

    • A.德国
    • B.法国
    • C.美国
    • D.英国
  37. 下列关键岗位界定方法中,属于定性评估的是()

    • A.排列法
    • B.岗位参照法
    • C.因素比较法
    • D.评分法
  38. ()是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也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制度。

    • A.实事求是
    • B.民主管理考评制度
    • C.民主集中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9. 集体协商会议由()主持。

    • A.工会首席代表
    • B.企业首席代表
    • C.双方首席代表抽签
    • D.双方首席代表轮流
  40. 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内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

    • A.5 日
    • B.10 日
    • C.15 日
    • D.20 日
  41. ()不属于国外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

    • A.定期举行
    • B.政府主导
    • C.形式多样
    • D.内容广泛
  42. 以下关于劳动力自身条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年轻人更容易流动是因为其心理成本高于年长者
    • B.年轻人流动的潜在收益高于年长者
    • C.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流动心理成本较小
    • D.配偶双方都有较高工资时更容易流动
  43. 下列不属于我国劳动就业政策总体方针的是()。

    • A.劳动者自主择业
    • B.市场调解就业
    • C.国家包揽就业
    • D.政府促进就业
  44. ()是用人单位单方主导的行为,虽然其制定程序中也有职工民主参与的缓解,但是最终决定权仍由用人单位享有。

    • A.劳动规章制度
    • B.劳动合同
    • C.集体合同
    • D.劳动标准
  45. 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不得超过()日。

    • A.15 15
    • B.30 15
    • C.45 15
    • D.30 10
  46. 以下哪项不属于绩效考核应坚持的原则()。

    • A.实用性原则
    • B.客观公正的原则
    •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考核的原则
    • D.考核经常化、制度化原则
  47. ()是工人的首要权利。

    • A.结社自由
    • B.平等
    • C.就业机会均等
    • D.劳动条件
  48.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劳动者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人数(),双方人数应当对等。

    • A.根据劳动者代表提议
    • B.根据企业代表提议
    • C.根据劳动者比例
    • D.由双方协商确定
  49. 下列关于互利模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仔细分析自己和其他方的利益需求
    • B.有更高层次的信息就换
    • C.相对于“如何分蛋糕”,更多考虑如何“把蛋糕变大”
    • D.更倾向于强调各自的利益
  50.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一般()进行。

    • A.公开
    • B.不公开
    • C.经申请公开
    • D.经申请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