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级西点师考试题目(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乳化剂又称抗老化剂、发泡剂,它是一种单功能的表面活性剂。

    • 正确
    • 错误
  2. 泡打粉是由碱性物质、酸式盐和填充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膨松剂。

    • 正确
    • 错误
  3. 食品膨松剂就是生物膨松剂,它是能使制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多孔组织,是西点制作的主要添加剂。

    • 正确
    • 错误
  4. 奶酪是将奶在凝化酶的作用下,经较长时间的生化变化而加工制成的一种乳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

    • 正确
    • 错误
  5. 优质的酸奶呈均匀半固态,乳白色,无杂质,味稍甜并带有酸奶香味。

    • 正确
    • 错误
  6. 优质的牛奶呈乳黄色(西点师考试食材内容)。

    • 正确
    • 错误
  7. 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完全处于休息状态下,维持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最低的能量消耗。

    • 正确
    • 错误
  8. 人体需要的总热量等于标准体重与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的乘积。

    • 正确
    • 错误
  9. 食品生产企业场地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城乡规划卫生要求,周围只要具有水源即可。

    • 正确
    • 错误
  10. 常用食品容器清洁要按照“一刮、二洗、三冲”的餐具清洗程序进行。

    • 正确
    • 错误
  11. 病原性大肠杆菌中毒的潜伏期短者2h,一般多在食用污染食品后4~10h发病。

    • 正确
    • 错误
  12. 沙门氏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是27℃,但在室温(18~20℃)下即能大量生长繁殖。

    • 正确
    • 错误
  13.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有沙门氏菌、嗜盐菌、大肠杆菌等。

    • 正确
    • 错误
  14. 食品受到污染后,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体可能产生一定的毒性。

    • 正确
    • 错误
  15.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性污染指标有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 正确
    • 错误
  16. 即发活性干酵母是一种具有发酵力强、发酵()、活性稳定、便与储存等优点。

    • A.速度慢
    • B.速度快
    • C.速度适中
    • D.速度渐变
  17. 面点中常用的生物膨松剂主要是()。

    • A.酵母
    • B.泡打粉
    • C.乳化剂
    • D.发泡剂
  18. 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和乳化的双重功能。

    • A.增稠
    • B.膨松
    • C.氧化
    • D.发泡
  19. 西点师考试中碳酸氢钠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及成品的色泽,使成品表面出现黄色斑点。

    • A.面团大小
    • B.成品口味
    • C.面团口味
    • D.面团形状
  20. 食品膨松剂又称疏松剂,它能使制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是西点制作的主要添加剂。

    • A.单孔细胞
    • B.多空细胞
    • C.单孔组织
    • D.多孔组织
  21. 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提高制品质量,()食品腐败变质。

    • A.保证
    • B.防止
    • C.促进
    • D.加快
  22. 奶酪是将奶在凝化酶的作用下,经()的生化变化而加工制成的一种乳品,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

    • A.瞬间
    • B.短暂时间
    • C.若干年
    • D.较长时间
  23. 鲜奶油容易变质,最好()储存。

    • A.冷冻
    • B.冷藏
    • C.常温
    • D.高温
  24. 奶粉是以鲜奶为原料,经过浓缩后用()法或滚筒干燥法制成的,营养成分同牛奶。

    • A.烧煮蒸发
    • B.烤箱烘干
    • C.喷雾干燥
    • D.烘烤蒸发
  25. 鲜奶油是从鲜牛奶中分离出来的乳制品,一般呈乳白色(),乳香味浓。

    • A.稠状液体
    • B.糊状液体
    • C.稀状液体
    • D.透明液体
  26. 西点师考试中炼乳的保存宜储存在低温、通风、()处。

    • A.干燥
    • B.潮湿
    • C.闷热
    • D.真空
  27. 炼乳在饭店中以甜炼乳用途最多,常常用于制作()之类的甜食。

    • A.慕斯
    • B.果冻
    • C.乳冻
    • D.布丁
  28. 优质的牛奶含水量高,常温下极易繁殖细菌而酸败变质,故要()。

    • A.常温储存
    • B.低温储存
    • C.高温储存
    • D.中温储存
  29. 西点师考试中酸奶常被用于制作一些特殊风味的()。

    • A.蛋糕
    • B.饼干
    • C.咖啡
    • D.鸡尾酒
  30.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还有胆固醇、酶及磷脂等()成分。

    • A.有害
    • B.大量
    • C.微量
    • D.少量
  31. 西点师考试中热量的供给应该根据人体对热量的需要而定,热量的供耗要维持()。

    • A.相对的平衡
    • B.绝对的平衡
    • C.供大于求
    • D.求大于供
  32. 乳清蛋白在食品中能降低()的界面张力,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浊液。

    • A.油和水
    • B.油和粉
    • C.粉和水
    • D.粉和蛋
  33. 成年人基础代谢所学热能每小时每千克体重为()kJ。

    • A.3.456
    • B.4.184
    • C.5.678
    • D.6.789
  34. 食物中热能的50能转换为化学能、()、神经传导能,这些能称为生理氧化热。

    • A.生物能
    • B.辐射能
    • C.热能
    • D.机械能
  35. 西点师考试中常用食品容器清洁要按照“一刮、二洗、三冲”的餐具清洗程序进行,三步程序要()。

    • A.可前可后
    • B.一步到位
    • C.综合进行
    • D.分别进行
  36. 人体所需的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

    • A.维生素
    • B.蛋白质
    • C.无机盐
    • D.水
  37. 食品加工选购机械设备时,要选用()机械设备,构件材料不得含有有毒性切要耐腐蚀。

    • A.漂亮实用
    • B.食品专用
    • C.结实耐用
    • D.价廉物美
  38. 食品操作的冷菜间又称熟食间,操作间的()宜配置两套。

    • A.称量设备
    • B.搅拌设备
    • C.冷藏设备
    • D.加热设备
  39. 食品作业场所环境卫生包括外环境卫生和内环境卫生,如作业场所设置、()等。

    • A.厨房卫生条件
    • B.原材料采购
    • C.原材料产地
    • D.原材料运输
  40. 腐烂的蔬菜最易形成(),因此剩菜不要存放过久,尤其是绿叶菜。

    • A.硝酸盐
    • B.亚硝酸
    • C.亚硝酸盐
    • D.亚硫酸盐
  41. 副溶血性弧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加热到()℃ ,保持5min即可使细菌死亡。

    • A.60
    • B.50
    • C.40
    • D.30
  42. 西点师考试中组胺中毒是指因食用含有致病菌量组胺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 A.牛类
    • B.羊类
    • C.鱼类
    • D.鸟类
  43. 沙门氏菌一般在加热75℃时,保持8~10min即可使细菌死亡。()深部温度需达到80℃ ,保持12min方可细菌死亡。

    • A.鱼制品
    • B.肉制品
    • C.蛋制品
    • D.面制品
  44. 西点师考试中为防止化学性食品污染,应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 A.中效
    • B.低效
    • C.无效
    • D.高效
  45. 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吸入大量毒物,所引起的()称为食品污染的急性中毒。

    • A.急性疾病
    • B.慢性疾病
    • C.急性状况
    • D.性急现象
  46. 食品受到污染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性并引起人体()或生理上的改变,出现疾病状态。

    • A.原则性
    • B.操作性
    • C.习惯性
    • D.功能性
  47.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有()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容器及包装物污染等。

    • A.微生物
    • B.化学农药
    • C.有害动物
    • D.沙门氏菌
  48. 食品受到污染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性并引起人体功能性或()的改变,出现疾病状态。

    • A.原则上
    • B.习惯上
    • C.心理上
    • D.生理上
  49. 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食用过程的各个环节,混入外来的有害物质并超过规定的标准,称为()。

    • A.食品污染
    • B.食品营养
    • C.食品污物
    • D.食品感染
  50.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性污染指标有()和大肠菌群。

    • A.农药中毒
    • B.亚硝酸盐
    • C.霉菌总数
    • D.菌落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