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茶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
-
用玻璃杯泡绿茶,茶叶用量按杯容积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冲50--60mL的水的比例,将茶叶投入待泡。
- 正确
- 错误
-
茶叶中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
- 正确
- 错误
-
为了将茶叶冲泡好,在选择茶具时主要的参考因素是:看场合、看人数、看茶叶。
- 正确
- 错误
-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茶叶的品种来掌握水温。
- 正确
- 错误
-
泡饮乌龙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 正确
- 错误
-
雨水和雪是比较纯净的,历来被用来煮茶,特别是雪水。
- 正确
- 错误
-
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矿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拣乳泉石池急流者上。
- 正确
- 错误
-
台湾乌龙茶冲泡时,洗杯要将闻香杯和品茗杯中的烫杯水倒掉,并一对对地放在茶盘上,闻香杯在右,品茗杯在左。
- 正确
- 错误
-
冲泡绿茶一般以80℃左右为宜。
- 正确
- 错误
-
()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的方法。
- A.静置煮沸
- B.澄清过滤
- C.电解法
- D.渗透法
-
毛茶标准样是()的质量标准。
- A.茶叶销售
- B.加工验收
- C.收购毛茶
- D.成交计价
-
清饮红茶用壶泡时,置茶要根据壶的大小,每90毫升左右水容量需要干茶2克。
- 正确
- 错误
-
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
- A.带金属味
- B.汤色加深
- C.香气变淡
- D.汤味变涩
-
井水属于地下水,在地层渗透过程溶入许多矿物质和盐类,当铁的含量大于0.3毫克/升时,用于泡茶茶汤品质()。
- A.汤色加深,汤味变淡
- B.汤色加深,汤味变涩
- C.汤色变淡,汤味带咸
- D.汤色黑褐,汤味苦涩
-
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 A.普洱茶
- B.花茶
- C.六安瓜片
- D.黄山毛峰
-
下列()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
- A.大庖井
- B.照面井
- C.灵泉井
- D.少汲井
-
90℃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茶叶。
- A.绿茶
- B.红茶
- C.沱茶
- D.白茶
-
当下列水中()称为硬水。
- A.Cu2+、Al3+的含量大于8mg/L。
- B.Fe2+、Fe3+的含量大于8mg/L。
- C.Zn2+、Mn2+的含量大于8mg/L。
- D.Ca2+、Mg2+的含量大于8mg/L。
-
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的特点。
- A.传热慢
- B.透气
- C.传热快,不透气
- D.传热快,透气
-
茶海是用来()。
- A.储放茶渣
- B.盛取干茶
- C.放置茶杯
- D.均匀茶汤浓度
-
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壶大师,被尊称为“壶艺泰斗”的是()。
- A.陈鸣远
- B.顾景洲
- C.蒋蓉
- D.时大彬
-
()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 A.釉里红
- B.青花瓷
- C.秘色瓷
- D.广彩
-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 A.福建德化
- B.江西景德镇
- C.浙江龙泉
- D.河南钧洲
-
()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质的优点。
- A.白瓷杯
- B.玻璃杯
- C.金属壶
- D.紫砂壶
-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 A.紫砂壶
- B.盖碗
- C.兔毫盏
- D.茶盅
-
宋代哥窑的产地在()。
- A.浙江杭洲
- B.河南临汝
- C.福建建洲
- D.浙江龙泉
-
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 A.王褒《僮约》
- B.陆羽《茶经》
- C.王褒《茶经》
- D.陆羽《僮约》
-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黄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 A.茶褐素
- B.茶色素
- C.叶黄素
- D.茶红素
-
()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
- A.原始社会
- B.西汉时期
- C.唐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茶叶中的维生素()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
- C.维生素H
- D.维生素E
-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加速茶叶的变质。
- A.分解
- B.化合
- C.还原
- D.氧化
-
茶叶中的()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
- A.氨基酸
- B.茶多酚
- C.叶绿素
- D.氟化物
-
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
- A.备器阶段、冲泡阶段、奉茶阶段
- B.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
- C.迎宾阶段、茶艺演示阶段、送客阶段
- D.备茶阶段、泡茶阶段、奉茶阶段
-
在冲泡乌龙茶时,第一泡1分钟左右将茶汤与茶分离,从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
- A.30s
- B.15s
- C.60s
- D.75s
-
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类五大类。
- A.糕点类
- B.传统小吃类
- C.中式点心类
- D.咸点心类
-
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 A.醇和
- B.浓厚
- C.鲜醇
- D.平和
-
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 B.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
- C.立即咽下
- D.小口慢吞
-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 A.壶温
- B.水温
- C.水质
- D.水量
-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
- A.韵味
- B.叶底
- C.品种
- D.香气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 A.喝茶到品茶
- B.以茶代酒
-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 D.喝茶到喝调味茶
-
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 A.用杯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 B.用托盘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
- C.双手平稳奉茶
- D.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
要泡好一杯茶,需要掌握茶叶沏泡技巧的()要素。
- A.7
- B.3
- C.5
- D.6
-
泡茶用水按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感官指标要求,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不得含有肉眼可见悬浮微粒。
- A.30
- B.40
- C.50
- D.60
-
通常泡茶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
- A.150G
- B.200G
- C.250G
- D.300G
-
劳资关系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申请调解。
- A.当地的仲裁委员会
- B.向人民法院
- C.民事纠纷委员会
- D.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在茶馆营业中,以下()现象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的卫生要求。
- A.对营业场所通风条件要求高
- B.使用空气净化器
- C.使用净水器
- D.在营业时间内随意使用灭鼠药
-
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下列()标准属于行业标准。
- A.《乌龙茶成品茶》
- B.《茉莉花茶》
- C.《屯炒青绿茶》
- D.《第四套红碎茶》
-
《茶叶卫生标准》理化指标规定茶叶中的DDT为()。
- A.≤0.1mg/kg
- B.≤0.2mg/kg
- C.≤3mg/kg
- D.≤5mg/kg
-
()患者饮浓茶,造成晚上失眠,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刺激中枢神经,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
- A.胃病
- B.神经衰弱
- C.糖尿病
- D.冠心病
-
“茶醉”时可以通过(),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 A.饮酒
- B.抽烟
- C.吃点心
- D.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