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啤酒品酒师资格证二级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麦芽的干法粉碎一般都采用辊式粉碎机,通过调节对辊之间的间距来调节麦芽的()()。

  2. ()值是麦芽中可溶性氮与麦芽总氮之比值。

  3. 麦汁中()氮含量过高或过低,发酵时都会增加高级醇的含量。

  4. 酒花长期贮存后、香味逐渐消失,出现一种奶酪异臭,这是酒花油氧化反应水解后释放出的()酸所致。

  5. α一乙酰乳酸通过()形成双乙酰。

  6. 麦芽和酒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只有少量留在煮沸麦汁中,啤酒中的大部分挥发性成分都是在过程中产生的。

  7. 麦芽干燥过程中,形成两种DMS的前体物质,为()和二甲基亚砜(DMS0)。

  8. 工业界目前主要的水源是()和()。

  9. 工厂在生产管理的原料、工艺质量控制中应采用()型感官品评,在市场调查中应采用()型感官品评。

  10. 稀释用水中()、()离子含量最好低于酿造用水要求,防止出现草酸盐沉淀。

  11. 对消费者的啤酒饮后感调查问卷中主要包括:饮用量、胃饱胀感、()及喜爱程度进行调查测试。

  12. 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痛觉、触觉和温觉等所产生的感觉印象,即食物客观性使人产生的感觉印象的总和,称为食品的()。

  13. 实际评酒训练是对不同风格特征的市售啤酒进行品评,对感官特征进行描述,能够识别酒样的缺陷及缺陷的强度,有助于识别能力和()能力的提高。

  14. 麦汁中的NH4+能被酵母吸收,而硝酸盐不能被吸收;核酸的降解产物,只有()和嘧啶才能被吸收,核苷酸很难被吸收。

  15. 啤酒麦汁的浸出物中,糖类约占90%左右,其中()约占糖类物质的45~50%。

  16. 在感官品评时,捕捉样品的特征和分辨样品的差别常常靠()而不是口尝。

  17. 将异α-酸侧链上的三对C=C-双链加氢还原,即可制成()、()和六氢异构α一酸浸膏。

  18. 清水阈值练习主要由()器官来完成。

  19.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双乙酰只能借助()细胞才能被进一步还原。

  20. 根据啤酒中酒精含量和残留的()含量,可以计算出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啤酒度数。

  21. 硅藻土助滤剂中含()量高,过滤时会给啤酒带来()味。

  22. 酿造水中应不含NO2ˉ,当它的含量大于()mg/L时,应禁止作为酿造水。

  23. 一般来说,舌尖对()最敏感,舌前两侧对()最敏感;舌后两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最敏感。

  24. 嗅觉适应指的是在有气味的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一定时间后,嗅觉感受性()的现象。

  25. 清水阈值练习所使用的水基可以是纯净水也可以是矿泉水。

    • 正确
    • 错误
  26. 酶对温度的抵抗力与麦芽含水分高低直接相关,水分高,酶对温度的抵抗力低。

    • 正确
    • 错误
  27. β-淀粉酶比α-淀粉酶耐温。

    • 正确
    • 错误
  28. 差异阈值通常可以通过三杯法来测试,将一种味道的溶液调配成多个不同浓度,两两不同浓度的溶液用三杯法测试,答对率未达到显著性的最高浓度差即为差异阈值。

    • 正确
    • 错误
  29. 界限糊精酶,主要起降低支链糊精含量的作用,是淀粉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 正确
    • 错误
  30. 麦芽干燥过程中排潮阶段不能升温过急,否则易产生玻璃质粒。

    • 正确
    • 错误
  31. 感官品评的质量描述法常用于质量分析、研究、试验等。

    • 正确
    • 错误
  32. 在正常啤酒发酵中,可发酵糖全部转化成酒精和水。

    • 正确
    • 错误
  33. 大麦吸水膨胀,至发芽结束时,浅色麦芽根芽的长度为麦粒的2~2.5倍,深色麦芽的根芽长为麦粒的l~1.5倍。

    • 正确
    • 错误
  34. 氧化的α一酸在275nm处有较高吸光度。

    • 正确
    • 错误
  35. 大麦的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胚乳中,少数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中。

    • 正确
    • 错误
  36. 酒花及制品的国家标准规定,颗粒酒花的α一酸含量应比压缩酒花高,因为经过了一定的清理。

    • 正确
    • 错误
  37.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以还原双乙酰。

    • 正确
    • 错误
  38. 如果想知道某个品评团体的识别阈值,则以超过三分之一人数以上的识别阈值来定义。

    • 正确
    • 错误
  39. 感官品评的排序法(顺位品评法)适合作为工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正确
    • 错误
  40. 应用TTT法进行品评时,人数至少在()人以上。

    • A.6
    • B.8
    • C.10
    • D.12
  41. 啤酒国标中规定≤10.0°P淡色啤酒的总酸要求为:≤()mL/100mL。

    • A.1.8
    • B.2.0
    • C.2.2
    • D.2.6
  42. 品评员判断时极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品评中常遇到的干扰不包括以下()。

    • A.题目的干扰
    • B.优美风景的干扰
    • C.临近人员自言自语的干扰
    • D.交卷后室外议论的干扰
  43. 我国啤酒麦芽标准中规定优级淡色啤酒麦芽的糖化力不小于()。

    • A.260WK
    • B.240WK
    • C.220WK
    • D.200WK
  44. 浅色啤酒酿造水的理想碱度应为()。

    • A.5~8°dH
    • B.8~12°dH
    • C.-5~0°dH
    • D.0~5°dH
  45. 二甲基硫味的阈值为(),对啤酒质量很有影响。

    • A.30mg/L
    • B.30μg/L
    • C.30ng/L
    • D.70μg/L
  46. A型感官品评又叫作()。

    • A.消费者型感官品评
    • B.2型感官品评
    • C.分析型感官品评
    • D.偏爱型感官品评
  47. Fu值与被察觉程度相对应,当Fu值为()时,可以被察觉但是不能被一般的品尝者辨识。

    • A.大于2.0
    • B.1.0~2.0
    • C.0.5~1.0
    • D.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