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国家三级品酒师考试题(1)啤酒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介绍几种大米感官品评前的处理方法?

  2. 用于啤酒酿造的大米应符合什么要求?

  3. 简述浅色麦芽和深色麦芽在干燥工艺控制上有何区别?

  4. 麦芽的感官质量有哪些要求?

  5. 脂肪酸是形成难闻的“陈米臭”的主要原因。

    • 正确
    • 错误
  6. 酿造用水必须首先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 正确
    • 错误
  7. 不同的多酚物质对啤酒所起的作用不同,按分子量来区分的话,分子量低于500的单体酚一般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是啤酒抗老化的主要成分。

    • 正确
    • 错误
  8. 从啤酒风味来说,米的食感越好,酿造的啤酒风味也愈好。

    • 正确
    • 错误
  9. 酒花煮水后感官品评是最好的方法,可真实反映酒花的香气。

    • 正确
    • 错误
  10. 国内外著名啤酒之所以质量好、有特点,水对啤酒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 正确
    • 错误
  11. 酒花中的聚多酚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是啤酒抗老化的主要成分。

    • 正确
    • 错误
  12. α-酸是啤酒苦味的主要物质,其溶解度更大,苦味更柔和、细腻。

    • 正确
    • 错误
  13. 糖浆多在麦汁煮沸锅中直接添加。

    • 正确
    • 错误
  14. 麦汁制备过程若进行酸休止,由于()的作用有可能提高老化前驱物质的含量,不利于啤酒的抗老化作用。

    • A.氧化还原酶
    • B.磷酸酯酶
    • C.淀粉酶
    • D.蛋白酶
  15. 酿造啤酒时加入部分小麦麦芽,能够提高啤酒的醇厚性和泡沫性能;但所制啤酒的稳定性可能稍差。

    • 正确
    • 错误
  16. 麦汁制备过程中酸休止的温度为()℃。

    • A.45~50
    • B.32~37
    • C.62~68
    • D.70~75
  17. 形成啤酒苦味的主要物质是()。

    • A.异α-酸
    • B.α-酸
    • C.β-酸
    • D.多酚
  18. ()是啤酒生青味的主要来源。

    • A.DMS
    • B.双乙酰
    • C.高级醇
    • D.乙醛
  19. 色麦芽的焙焦温度一般控制在()℃

    • A.70~75
    • B.75~80
    • C.80~85
    • D.95~105
  20. 麦芽干燥出炉的水分一般为(),出炉后必须及时除根。

    • A.3%~5%
    • B.10%~12%
    • C.20%以下
    • D.30%以下
  21. 啤酒中的酒花香气主要来源于酒花中的()。

    • A.酒花精油
    • B.多酚
    • C.Q一酸
    • D.B一酸
  22. 绿麦芽干燥时的凋萎过程要求风量大,温度低,使麦芽水分下降到()为宜。

    • A.10%~12%
    • B.5%以下
    • C.15%
    • D.20%
  23. 黑色麦芽是色度为不小于()EBC单位的麦芽。

  24. 焦香麦芽是指色度为()EBC单位的麦芽。

  25. ()是啤酒苦味的主要物质,其溶解度较a-酸大,苦味柔和、细腻。

  26. 酒花中含有()%的酒花精油。

  27. 酿造用水的感官品评主要从外观、()和()三方面来评价。

  28. 麦芽汁进入煮沸锅,加入酒花煮沸,煮沸后,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除不需要的和()。

  29. a-酸在加热、稀碱或光照下易发生(),形成(),是啤酒的主要苦味物质。

  30. 麦芽在糖化锅中进行处理,麦芽中的酶系在适宜的()和()条件下,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醪液”。

  31. 大米感官品评后,除记录外观、香气外、新鲜度应记录新鲜米香、陈味和()味,味道应记录异杂味和()味。

  32. 大米等谷物辅助原料要先进行()处理才能进行糖化。